发布时间:2008-06-11作者:姜燕
没有终点站,难道让公交车成为“一天到晚游泳的鱼”?驾驶员也需要一个休息的地方,倒杯水,上个厕所。但是,许多公交车终点站“受尽委屈”,要么无处安家,要么被赶着跑,还有的左右为难。
作为公交优先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交站点的规划和设置成为这段时间内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卫生中心附近没有公交线路
【现状】
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7年底开始运营,为长征镇地区近10万居民提供医疗和保健服务。中心位于千阳路和同普路口,门前没有一个公交站点,从最近的公交站点至中心门口,步行需5-10分钟。
【探访】
日前,记者前往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访。在中心所在的千阳路和同普路上,记者确未看到公交站点。在中心附近的祁连山南路、云岭西路,也未见到任何公交车站。
下午3时30分许,卫生服务中心内门庭冷落,仅有二三个人挂号或取药。记者随机询问一位手拿单据的老先生。
记者询问他是乘什么车到医院来的,63岁的张先生看了看记者,“我走着来的。”说着,嘴角露出一丝无可奈何的苦笑。他告诉记者,从他家到中心一辆公交车也没有。“这里只有从东面开过来的公交车,从西面、南面和北面都没有公交车过来。”
他住在中心北面的清峪路,因为眼睛几近失明,走得比较慢,步行到中心大约30分钟。“健康人差不多用15分钟,病人得走30分钟,像我这样的,走路还很不安全。”
张先生每周大约来一两次,他的老伴来的频率就高多了。“她曾经中风过,每天都得过来,做康复治疗。”
天气不好,或者身体吃不消的时候,两个老人就乘门口的小三轮车,虽然知道那是非法交通工具,但也没办法。“叫出租车又舍不得,有时候晚上小三轮没有了,只能摸着黑小心翼翼地走回去。”张先生叹口气,“老吃力的。”
中心主任、市人大代表邵印麟告诉记者,到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以老年人为主,交通不便,对他们十分不利。医院一直在和有关部门协调,但迟迟未得到解决。
【回应】
去年,接到人大代表反映后,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实地考察多次,准备将876路公交车线路延长约3公里,在中心附近设站,并将终点站从真北路迁至千阳路云岭西路。但中心在规划时,并未规划公交车终点站地块,导致876路终点站无处安家。
“我们也很为难,这一类公共服务机构在规划时,就应考虑到周边交通的便捷,划出交通用地。”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也是一肚子苦水没处倒。
【建议】
“公交优先,讲到底应该是规划优先,如果事先做好规划,公交车进入绝对不是问题。”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另外,中心附近有一大片新建的住宅区,对面的写字楼也在建设,却没有公交枢纽规划。丝毫看不出公交优先‘先’在哪里。乘公交车不方便,地方又远,除了开私家车,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终点站太吵,居民要求迁走
【现状】
909路钦州南路终点站设在马路边,隔着一条人行道,就是两幢居民楼。多年来,居民一直反映,终点站进出的车辆带来噪声和垃圾,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要求将这个终点站迁走。
【探访】
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钦州南路虹漕南路附近的909路公交车终点站。站牌上写着,首班车5时30分,末班车22时30分。沿钦州南路北边,停靠着4辆公交车,从头到尾正好沿着两幢居民楼一字排开。车辆到居民楼的宽度约15米,居民楼楼下是一排门面房,并没有围墙。
桑女士住在其中一幢楼的3楼,她告诉记者,以前调度室设在她家楼下不远,车辆进出时噪声非常响,有时候还传出修理车辆的“咣咣”声,“吵得要死”。进站车辆扫出车门的垃圾没及时清理,也被风吹得一地狼藉。她的父亲怕声音太吵,连春秋天都把窗户关得紧紧的。
现在调度室换到另一幢楼那边去了,影响稍微小一些,但进站车辆多了,排到她家这幢楼边,噪声还是很大。
【回应】
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早已考察过钦州南路1000号东侧及周边道路,但这些地区同样是居民小区,公交车终点站移站后会带来新的矛盾,而且也缺少必需的厕所、饮水等设施。当初曾设想过将909路终点站迁至上海南站,但因南站公交站点容量有限,909路未能列入迁入计划。
为降低909路终点站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去年,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要求巴士新新公司将909路双层车全部换成申沃空调车,排放达到欧III标准,并加强公交车终点站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无声调度,终点站公交车辆进站超过8分钟发车或第三辆待发车必须熄火的管理要求。
【建议】
在老城区,迁站有难度时,希望公交公司和居民互相理解,公交车进站尽量降低噪声,减少环境污染,居民也多多配合,理解公交公司的难处。此外,还需重提规划优先,尤其是新建的居民小区,不事先考虑好公交站点设置,将来会后患无穷。
公交调度亭占绿,居民提意见
【现状】
6路车河南北路武进路终点站的调度亭,原来设在武进路的人行道上,2米宽的调度室几乎将整个人行道占满,行人过往十分不便。许多居民提出建议,要求调度亭“搬家”。周围最好的位置就是一片绿地。占绿,绿化局不同意,物业也不同意。公交车终点站设置碰到了难题。
【探访】
记者来到武进路河南北路路口,一辆6路车正好进站,从河南北路右转,进了狭窄的武进路,在路口下客后,驾驶员下车,来到调度亭办理调度手续。
调度亭“高踞”在约50厘米高的绿化地上,占地约4平方米。调度员李师傅说,调度亭原来在人行道上,现在落户绿地也是没办法的事,“不然能上哪儿去呢,你看这边哪里有地方?”但2米宽的亭子,确实占道,居住在此的居民反应强烈。
经过一番周折,去年,亭子得以搬到绿地上。但是,刚搬上去的时候,“还有居民在这里写抗议信,贴在亭子上。物业也反对。”
【回应】
现在市民绿化、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但有些绿地周围没有合适地方设置公交站点,为了方便市民出行,可能还是得做点让步和牺牲,希望有关部门和市民予以理解和支持,给公交站点一个落脚点。
【建议】
目前的公交站点,功能单一,如果遇到与绿化发生冲突的情况,是否能考虑设计新型的“绿化公交站点”?在公交站点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既美化了环境,又增添了绿化覆盖面积,岂不更好?
版权所有: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春城路60号摩尔大厦
联系电话:0871-63198385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备案号:滇B2-20090009-5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