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交通新闻

交通安静中心:欧洲城市交通的新模式

发布时间:2008-06-30作者:佚名    

    因城市空间被日益拥堵的汽车所挤占,一些欧洲国家提出了“交通安静中心”的口号,争取原本属于社区的街道空间。与传统的在某些城市区域严格禁止车辆通行方式不同,它不卡断行车路线,而是把一部分城市道路重新改造,使之更适合汽车以最恰当的方式通过,同时让居民、行人拥有安全的活动天地。  
  交通安静中心的内容十分广泛,措施灵活。例如专家们发现,交通循环模式是放慢车辆速度的措施之一,因为交通循环没有红灯阻挠,所以通行时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缩短;路面隆坎是城市道路部分路段限制车速的最廉价方式之一,因为在路面隆坎地段行车只能放慢速度,稍有提速,车辆就被颠得一塌糊涂;在街道两旁,为马路风景绿化和市民休闲活动腾出地方,提高道路的人文景观含量;在马路转弯处设开阔的人行道为市民穿越马路提供方便等。  
  欧洲城市交通的经验和教训不仅仅对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即使对于美国这样发达国家的大中城市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交通安静与交通运输规划一体化  
  苏黎世、维也纳和慕尼黑在城市建设规划的时候就把交通安静与城市总体交通运输规划一体化考虑。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苏黎世一直努力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如减少城市道路机动车流量,减少市区机动车泊车量,从经济上鼓励人们以自行车、电瓶车代步,或者干脆步行。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交通的拥堵问题。  
  维也纳要求减少私人车辆,鼓励市民出门乘坐公共汽车,最好大量使用环保自行车、燃气机动车或者步行。  
  慕尼黑把城市交通环境规划的重点放在改进城市自行车和人行道这一城市基础设施上,减少机动车流量,增加自行车流量,同时确保城市步行街的畅通。城市规划的总目标是“紧密”、“城市”、“绿色”,即高效率使用城市土地,为城市居民提供住宅、商店、休闲场所,使生活质量和自然环境达到平衡。  
交通安静的公众支持  
  城市交通安静措施常常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争议,这时,政府机构必须发挥其善于处理社会公众分歧的功能,因为获得社会公众的支持是优化城市交通的关键。  
  20世纪80年代初,维也纳的市民曾经对城市当局出台的城市道路交通安静方案分歧很大,市政当局当即自我批评,承认在规划方面确实存在不足,同时让广大市民参观市政交通安静规划设计模型,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深入广泛报道,让95%的公众同意城市交通安静工程。  
交通安静工程的融资  
  苏黎世、维也纳和慕尼黑城市坚决抵制多车道开阔马路等城市形象工程,要求处处有公园、绿树花草环绕社区,把城市交通安静工程建立在人文景观、和谐社会、空气清新、清水环绕的自然氛围之中。城市的地下交通隧道、地下电缆工程、地下管道必须在马路铺设之前设计和完工,不得随意开挖马路施工。例如维也纳就严格规定,凡是新建城市街道,必须将50年内的地下通道工程全部同时设计完毕,留出地下空间,然后正式开工铺设新街道。此举既大幅度减少了市政交通安静工程的投资总额,又鼓励各行各业之间密切合作,进一步节约了城市建设的开支。  
交通动脉和广场的安静  
  有不少富有创新精神的城市交通安静工程改革方案直接挑战传统交通工程,例如苏黎世主张建设单向行驶街道,扩大人行道;车辆在平面交叉路口只准小转弯,不准大转弯,只能在立交路口大转弯;坚持持续行车,决不搞一会儿停顿、一会儿流动的城市机动车交通。苏黎世正在逐步减少曾经被视为现代化城市交通象征的红绿灯,把不少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成投资低廉的环岛,这种环岛交叉口要求机动车辆驾驶员控制速度,互相配合,小心通过。这和不少国家城市为了解决交通车拥堵问题,把城市道路越修越宽的做法恰恰相反,因为城市道路再宽,交通车一旦遇到红灯,排成长龙等候,反而增加空气污染。  
  就在发展中国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道路交叉口增设高科技红绿灯指挥交通的时候,欧洲许多城市却在加快步伐拆除使用了多年的红绿灯,甚至人行道口的红绿灯也被拆除,此举据说是为了迫使机动车驾驶员不再与行人争夺“绿灯行路权”,在没有红绿灯指挥交通的氛围中,机动车驾驶员更加小心开车,反而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水平。  
  心理测试证明,机动车驾驶员在正常情况下,通常在道路狭窄地段行车比较小心。传统的交通红灯和街道路面隆坎可以有效限制车速,启发机动车驾驶员小心开车。但也有专家指出,拆除城市交通红绿灯、提高城市交通安全的措施,必须建立在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和城市和谐社会成功建立的基础上,至于经济、文化、管理和安全意识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盲目跟进反而会乱了套。  
泊车区域的交通安静  
  不少城市在规划设计道路、大厦和社区的时候,往往把许多人力和物力集中在小桥流水、绿草花坛上,忽视城市泊车区域的扩大,从而无法实现城市交通安静的目标。  
  城市泊车管理的难点在于住宅区的泊车区域管理。维也纳推出了一种占用土地少、利用率高的自动停车场,使路面停车场的数量减少,避免泊车占用人行道、社区通道和休闲绿化地带,使城市交通更安静。这种自动停车场可以根据车流量的大小而放大和缩小,可以设立在地面或地下,两台垂直传送机器和装有缓冲器系统的轨道式横向车辆进出调配运载机相互联动,方便车辆进出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