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0-01-20作者:孙莉芬
摘 要:针对目前昆明城乡之间的出行越来越表现出公交需求的特征,实施公路公交化已成为公路客运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城乡互动生长机制的分析,提出昆明城乡空间形态应形成强化核心,以“发展轴”构筑网络化空间发展骨架,然后探寻了在不同空间范围内公共交通工具的圈层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公交线网的空间结构及线路规划方案。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 网络化发展模式 城乡公交
1 引语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昆明城市的版图在不断扩大,卫星城、开发区、居住小区不断在旧城区的边缘出现又不断形成新的城区;城市与乡村犬牙交错,相互深入;县与县、市与市连成一片;都市圈的扩大,处于城镇间边缘地区、结合地区的居民相互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近似于同一城市内部区与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城乡之间的出行表现出公交需求的特征。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之间的交通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居民对于安全、舒适、快捷的运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完善公路客运系统,实施公路公交化,满足公众出行的交通需求,已成为公路客运发展的必然趋势。
2 城乡互动生长机制分析
城市与乡村、城市与区域已不再是一个静止空间,而是一个在地域和功能等方面相互融合、相互包含的动态弹性空间。距离不再是分割城区、郊区和乡村腹地的关键性因素,准确、快捷的网络设施很大程度上将替代传统的可达性因素。城乡互动发展是指资本、劳动力、物质、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空间的双向流动与优化配置,它是城乡之间因社会、经济、技术、文化等多种交流与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空间关联的地域关系,这种交流、互动与关联构成了城乡这一有机巨系统。
Takeuchi等日本学者认为城乡互动发展有助于农村自然景观的恢复,能使可持续的物流得以保证,由此提出了在城市边缘区、典型农村地区和边缘山区建立生态村的设想。2003年12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第2届FIG 区域发展会议上,有关城乡互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引起了极大关注。FIG 主席梅其尔教授认为,2015年,预计有9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城市贫困人口也会增多,这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城乡互动发展有助于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它应该受到区域规划、自然规划、土地政策和土地使用,土地资源管理、空间信息管理、GIS 和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城乡冲突的解决和城乡发展、21世纪议程、能力建设等主题的广泛关注。2005年5月,在波兰北部城市索波特举行的高级官员团第22次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地区,只有把城市和外围地区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城乡平衡和相互联系的发展将为不断更新和可持续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提供基础。
城乡互动,反映在城镇体系设施网络上,即是设施网络与城━镇━村系统的合理对应。也就是设施网络的布局,在满足各级城乡居民点需求的同时,又不过度建设,超越各发展的实际需要,造成浪费。而对其分等级的建设,除了布局引导之外,还有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投入政策引导,这是政府促进县域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因此,城镇体系中的设施网络,是县域发展的因素,同时也具有政策属性,在推动城乡良性互动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昆明地处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较差,城市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从空间上看,不同区域应该承担不同的功能,应注意区域分工,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是实现全区域的城市化。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应加快资源输出和环境保护,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是其一体化的主要目标;从时间序列上来看,不同的区域发展基础不同,开发的时序也应该有差别,应该循序渐进地逐步推进,不可冒进。因此昆明地区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应是城镇网络化发展模式。该模式与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相适应;与西部地区城镇网关联程度较差的实际相适应;与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观念相适应。西部地区城镇网络化发展应重点突出走廊型城镇网络化发展模式和区域性城镇网络化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