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交通新闻

中国用6年形成高铁技术体系 位于世界发展前列

发布时间:2010-08-20作者:未知    

    原计划2011年通车的沪汉蓉高速铁路将提前至今年8月底通车。今后,从南京到成都坐火车的时间将缩短至9个小时左右。   1978年的秋天,邓小平在日本考察新干线时说:“像风一样快,我们现在很需要跑!”当时,国外高速列车时速已达300公里,而中国旅客列车的平均时速仅为43公里。  2009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的武广客运专线,成为世界上运行速度最高、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21世纪以来,铁路再一次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高速度、大运力、全天候、省能源、更环保的高速铁路,成为引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  目前,中国正飞速进入高铁时代。在高铁时代速度与力量的强烈冲击下,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面临着现实的新选择。  中国用6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用30年的历程  据媒体报道,2009年10月,俄罗斯联邦总理普京访华并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会议,两国签署中俄发展高速铁路备忘录,中国将帮助俄罗斯建设高铁。  2009年11月,美国通用电气和中国铁道部签署备忘录,双方承诺在寻求参与美国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项目方面加强合作。  今年7月13日,巴西正式开始为建设全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招标,中国有关企业表示参加投标。7月12日到15日,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到访中国期间,与中方签署金额高达100亿美元的多项铁道科技出口合约,这是中国近年来出口铁道科技最大的一笔交易。  有数据显示,中国生产的机车、动车及零部件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铁出口表明,中国在找到新经济支撑点的同时,又占据未来能源利用制高点。  铁道部一位负责同志介绍,今后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时期。到2020年,我国新建高速铁路将达1.6万公里以上,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中国的高铁技术相对于德国、日本等有三个优势:“一是从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到客车制造等方面,中国可以一揽子出口,而这在别的国家难以做到。二是中国高铁技术层次丰富,既可以进行250公里时速的既有线改造,也可以新建350公里时速的新线路。三是中国高铁的建造成本较低,比其他国家低20%左右。”   高铁让中国铁路扬眉吐气地站在了世界铁路发展前列。  2008年8月,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教授介绍中国高铁技术时表示:“中国用6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用30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据报道,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在高速铁路当中竞争的制高点。正式投入武广高铁运营的首批22列和谐号CRH2型武广动车组,约占全部动车组的50%以上,都来自中国著名的“南车”。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如同武广动车组“心脏”的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网络控制装置等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均由中国南车自主研制。  曾有人好奇地问长期从事铁路机车车辆科研的专家林祜亭:火车没有方向盘,在两条轨道上尽管跑,是不是比汽车更好开呀?这位博士生导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研究员呵呵一笑说,开汽车需要握好方向盘,开火车需要的是“一把闸”,也就是制动调速的技术。  原来,一列火车总重达数千甚至上万吨,高速运行中惯性非常大,需要以分秒计地控制列车匀速运行,而要稳稳地将其停在站台指定点,更需要高超的制动技术。当年机车车辆研究所研发的拳头产品,正是普速机车制动机和自动监控机车运行数据的“黑匣子”。  高铁建设高潮初起之时,机车车辆研究所将主攻方向瞄准了动车组制动技术。  普速列车是由机车制动机控制车厢盘形制动,而动车组列车是由司机控制全列车空电联合制动。后者比前者系统更复杂、技术更先进。在铁道部、铁科院全力支持下,院、所投资上亿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了动车组高速制动系统创新基地。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机辆所很快掌握了制动盘全套最新技术,而且创新二十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占领技术创新制高点,实现了动车组列车制动盘国产化,全部用在“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