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交通新闻

昆明无障碍出租车也遇尴尬 推行半年仅搭载2名残疾人

发布时间:2013-08-06作者:程浩    

 今年2月4日,昆明新增的400辆出租车运力投入运营,其中有50辆车便是首次投入市场的无障碍车型。可“好心”并没有收到实效,半年时间过去,它们所载残疾人的数量寥寥无几。这是为何呢?“电话召租系统还不稳定,很多残疾人家庭困难,或者还不知道有无障碍出租车,所以……”50辆车的所有者,昆明出租车行业协会会长、昆明世博出租汽车公司总经理刘刈分析。

    体验

    副驾驶位可90度旋转

    为了得到50辆无障碍出租车的运营权,昆明世博出租汽车公司每辆车比普通车多支付了8000多元的改装费。昨天,本报记者体验了一把改装后的无障碍出租车。

    从外面看,司机朱应聪驾驶的这辆两用的出租车和普通出租车一样,车身上并没有“无障碍出租车”的标识,再看车里,乍一看和其他车辆也无区别,“嘿嘿!玄机就在副驾驶位上。”朱应聪一边“炫耀”地笑着,一边指着副驾驶位靠背外侧一个半径长3厘米左右的旋转扣。

    这个旋转扣半镶嵌在靠背中间偏上的位置,“只要把旋转扣往上掰,然后稍微用力掰一下座椅,整个座椅便可向车门外旋转近90度,变成对着车门的样子,同时,旋转扣也会自动恢复到原位。残疾人朋友只要从轮椅挪到座椅上,然后再次把旋转扣掰到顶,再稍微用力推座椅,座椅即可恢复到对着车子挡风玻璃的位置。”朱应聪边演示边说。

    记者试着让一名同事坐上去,顺着整个流程操作了一下,果然很方便,整个过程不超过10秒。

    说句实话,虽然这种出租车有了无障碍的功能,可轮椅使用者用起来很不方便,特别是上、下车时,需要驾驶员或者陪同者帮忙,很不方便,而且如果帮忙时不小心摔着或者绊到,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刘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除了这种两用的无障碍出租车,国内还有一种是为残疾人专门设计的特定车型,例如,英伦出租车后排空间宽敞,可以将轮椅从侧面直接推上车;全顺面包车则更为智能,其后备厢安装了一个自动升降台,残障人士不需要他人帮助,便可通过按动按钮操作升降台上下车。”他说,这类专用出租车虽然功能好,可成本高,譬如一辆英伦出租车的市场价就在20万元左右,因此,目前在国内的数量还极为有限,“大部分城市用的和我们一样,包括北京、上海等。”

    现实

    很多残疾人没钱打车

    不管方便程度多高,昆明已经有了自己的无障碍出租车,可半年来,它们的“生意”并不好,“只能当成普通出租车用。”朱师傅说,半年来,只有两名残疾人光顾过他的出租车。一个是路上遇到的,一个是电话召租的。

    对于整个细节,他甚至记得清清楚楚,“4月份的一天晚上,我刚搭完一名乘客,准备开车到霖雨路,只见两位40来岁的女人停在路边,好像是有什么困难吗?”他纳闷了,开近一看,才发现,其中一位女士坐在轮椅上。

    “见我的出租车靠近,两位女士连忙招手。停好车,我赶紧下车打开前门,拉出旋转座椅。‘这是?’见乘客疑惑,我解释说这是无障碍出租车。”这是朱应聪第一次将无障碍设施用到实处。

    “可搭乘无障碍出租车的残疾人毕竟是少数,平日里,我们只能把车当成普通车用。”朱应聪说,周围的同事和他一样,半年里,载过的残疾人寥寥无几。

    寥寥无几到底是多少?“我们没有统计过。”刘刈说。询问昆明市出租车管理处,得到同样的答复。

    更重要的是,残疾人多生活贫困,根本打不起出租车。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昆明市有各类残疾人32.82万人,有75%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贫困残疾人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20%以上。“残疾人乘坐出租车没有优惠,为了省钱,很多残疾人宁愿坐公交车,也不愿打车。就算有些经济条件稍微好些的人,他们也宁愿到大街上碰碰运气,不愿意或者不知道通过电召的方式打车,如此一来,他们打到无障碍无租车的几率就减少很多。”昆明市残联组联处工作人员说。

    建议

    无障碍车可否免电召费

    无障碍出租车使用率极低,这让作为昆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政策法规处处长蔡家发很头疼,“当初我们增加无障碍出租车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残疾人出行,可试运行后的结果让人失望。”

    为何乘坐无障碍出租车的残疾人寥寥无几呢?“目前,无障碍出租车在昆明尚属新生事物,运营管理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出租车电召业务从去年7月份试运行以来,系统运行仍不完善。”刘刈分析。

    失望的不止他一个人。“按照《昆明市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出让合同》的规定,政府运行无障碍出租车还有一个目的——推动昆明市出租汽车的电召服务。可半年来,通过电召坐无障碍出租车的残疾人少之又少。”刘刈说。

    有什么办法能让无障碍出租车发挥它的作用呢?“残疾人本来就是社会应该关爱的群体,看看出租车公司能不能让残疾人在乘坐出租车和乘坐公交车时一样,享受免费乘坐的待遇,或者减半收费,余下的差额由政府补助,那样的话,乘坐无障碍出租车的残疾人就会增加。”轮椅使用者安女士的建议代表了很多人。

    “出租车和公交车毕竟不一样,公交公司属于国有控股企业,每年受政府的补助力度很大,而出租车公司多属于私营企业,车辆的经营权都是从政府手里高价竞标而来,属于自负盈亏,如果让残疾人减免乘坐,这些公司很难承担,所以,要想让无障碍出租车对残疾人实行减免收费,这是很难实现的。”上述两人说。

    既然这样,“可不可以免除3元钱的电召费呢?”安女士降低了自己的标准。可问题是,不是一两个人的一两句话就能将这件事情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