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
星期一
发布时间:2013-11-27作者:不详
11月26日,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长春市政府召开。地上重点建设“一环、两横、三纵”快速路系统,地下建设地铁1号线、2号线等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从地上到地下,长春正在迈向立体交通新时代。
力争明年8月末
完成“两横三纵”收尾工作
2013年11月9日,“两横三纵”快速路除亚泰大街跨京哈铁路双塔斜拉桥、东荣大路互通立交桥(东西向主线)外,全线主线桥梁已实现贯通,恢复地面交通。
年内,亚泰大街跨京哈铁路双塔斜拉桥将实现合龙,明年完工,今年暂不通车。
宽平大路与开运街互通立交桥南北向、春城大街方向地面道路计划12月中旬实现简易通车,东风大街方向正在拆除排架,计划11月末左右简易通车;卫星路与前进大街地面道路正在拆除排架,计划12月初恢复交通,简易通车。
卫星路下穿人民大街隧道北幅计划12月末左右完成主体,将与北侧地面道路在1月中旬同时释放交通,届时隧道内外均能实现双向简易通车;东部快速路远达大桥至长新街段(南北向主线)计划12月上旬实现简易通车。
“两横三纵“快速路工程计划工期三年,于2012年开工建设,现已完成主线桥梁工程量的96.5%。2014年继续实施亚泰大街跨铁路双塔斜拉桥和部分互通立交桥、匝道建设,重点抓好“两横三纵”快速路沿线绿化美化、慢车道改造完善、方砖步道、绿色出行专用道、桥下停车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等配套建设,力争明年8月末完成收尾工作。
地坪段约每500米
一座人行过街天桥
目前,相关设计单位正在对“两横三纵”快速路进行精细化设计,绿化、景观、步道等设计充分结合城市特色,着力将“两横三纵”快速路打造成多功能复合的城市生态环廊。
方砖步道实现铺装全覆盖,与沿线居民、商户、商家实现无缝对接的效果。建设人行盲道、地坪段每500米左右设一座人行过街天桥;考虑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强化森林城氛围,将绿化与道路线型紧密结合,将景观、休闲广场等融入“两横三纵”快速路。
明年完成166条道路大中修
长春市建委今年对长春市道路集中开展了维护改造。共完成人民大街、景阳大路等327条道路大中修,小修道路685条,改造巷道1154条。道路通行质量显著提升。目前市区内还有166条道路进入大中修期,计划明年全部完成。
尽快恢复宽平大桥地面交通
公交部门建议冬季施工停止后,一是恢复东桥洞双向通行,此节点影响9条公交线路230台公交车运行。如此处清理出两条车道,将增加通行能力三倍以上,给铁北20万市民出行带来方便;二是尽快恢复宽平大桥地面交通,因此节点影响,14条公交线路400台公交车绕行2公里以上,影响30万市民出行。
轻轨3、4号线实现贯通
总投资29.9亿元、总长16公里的轻轨4号线,已实现正式运营,与轻轨3号线实现贯通,形成了一个环状的轨道交通网络。总投资1.1亿元的54路有轨电车改扩建工程进入铺轨等收尾阶段,即将建成通车。
总投资11.6亿元的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北枢纽和总投资10亿元的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了铁路、轻轨、公交、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的综合换乘,进一步完善了长春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27条公交线路恢复原线运营
自“两横三纵”开工以来,公交集团共有62条线路因施工被迫改线或停运。自今年10月末起,青年路、仙台大街、东盛大街、前进大街等施工路段陆续释放交通以来,2路、4路、9路等27条线路恢复原线运营。除9路、13路、104路、202路、222路因走下穿桥取消宽平大桥站、前进广场站外,其他线路都在原站点停靠。
地铁1号线计划2015年完工
地铁1号线工程总投资160亿元、全长18.5公里,共设置15座车站,其中长春站北站已与轻轨4号线长春站北站、长春站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北广场工程同步建设,现已完成土建工程部分。剩余14座车站中南三环站、繁荣路站、庆丰路站、北环城路站已完成车站主体工程,其余7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施工。没有开工建设的3座车站将在2014年4月陆续开工。
截至2013年10月末,完成投资71亿元,占总投资额的45%(2013年已完成10.7亿元)。计划2015年正式完工。
地铁2号线计划2016年底通车
地铁2号线总投资158亿元、全长20.8公里,共设19座车站。该工程长春西站站土建部分已完成,袁家店站作为装配式车站试验站已于2012年10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不涉及征拆及占道施工的文化广场站、平阳街站、世纪大街站、东方广场站已进场施工。其他标段正在推进前期工作,计划2016年底通车。区间工程中,烟厂站至南关站区间已开始竖井施工。
■透过数字看成果
全线共建设13405根钻孔桩、3189个承台、3232个墩柱、737联连续梁,使用商品混凝土350万立方米、钢筋55万吨,施工机械达到4000台以上,高峰期间施工工人总数达到3.8万。建设规模相当于杭州湾大桥的2倍以上。
截至目前,全线9座全互通立交桥中,2座已实现全部互通功能,其余7座可实现主线通车。全线互通匝道共计61条,现已建成通车25条,其余36条作为续建工程。全线上下行匝道共计25对,除6对未完工以外,其余19对匝道全部实现上下行转换功能。
问
快速路上发生事故咋办?
无人员伤亡且损失不超5万可快速理赔
长春市交警部门制订了“两横三纵”快速路简易通车期间通行规则。
规则要求,快速路禁止非机动车(含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及行人通行;沿“两横三纵”快速路各出口匝道驶出的机动车在地面平交处禁止向左转弯和掉头;机动车在高架道路上的其他通行规定,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高速公路特别规定执行。
上下匝道最高时速不得超过40公里;上下匝道时不得在匝道内超车;不得逆向行驶、倒车、掉头、停车。
长春市交警支队杜占武副支队长表示,如果在“两横三纵”快速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对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且损失低于5万元的交通事故,都适用于“六位一体”快速理赔。在快速路发生此类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拍照后,立即将事故车辆移开,保证快速路通行顺畅。
机动车在高架道路上发生故障,需要停车排除时,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发生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报警需要迅速拨打122报警电话。
问
下雪如何保证快速路顺畅?
高架桥面半小时循环清雪一次
据不完全统计,新增二环路高架桥约45公里,上下桥匝道23对,相当于增加200万平方米清雪面积。为做好今年二环路高架桥的冬季清雪工作,长春市政府投入3200万元,购置了10台大型高速清雪滚刷车与现有20台大型滚刷车联合作业,高架桥实施全程机械化清扫,针对高架桥桥面、匝道,专门配备了中小型清雪设备,每个作业组半小时循环清雪一次,保证雪中反复清扫。
今年针对高架桥路面的清雪,环卫部门在每个城区分别设置两个作业组,大型清雪滚刷车三台为一组,按照梯次编队作业。降雪后,分别从两端“立交”匝道进入,始终不间断循环清扫,确保积雪不粘结路面。到达另一端后互换车道,降雪量较大时,每组编入一台“重型推雪板”,由滚刷和推雪板联合作业,进一步将路边雪带推薄、收窄。
针对高架路匝道的清雪,每个城区分别设置两个作业组,相应配置3.3米“滚刷”或滑移式“滚刷”,从两端开始对向作业,不间断循环清扫单侧所有“平交”匝道,到达另一端后互换作业位置继续清扫。
同时,采取边清边运的作业模式。使用打拢机将雪带攒成适于抛雪机作业的长拢,然后用抛雪机将积雪直接抛掷到清雪运输车中运至积雪堆放场。
问
如何保证高架桥质量安全?
全面“体检” 严把质量关
前段时间“两横三纵”快速路远达大桥由于施工单位违规操作导致下行匝道滑落,目前“两横三纵”快速路已释放交通,为打造优质工程、百年工程,保证工程质量安全,长春市建委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在市场准入、加强监督检查、强化信用评价等方面严把工程质量安全关。
同时,加强行政监管,依法依规从重从严处罚,现已对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5家施工单位、3家监理单位进行了处罚,罚款金额367.6万元;并已报请省住建厅对15名项目经理、12名监理人员吊销执业资格。
按照长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关于对“两横三纵”快速路桥梁进行全面“体检”,合格一段释放一段的指示要求,从11月2日开始,长春市建委组织10家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对“两横三纵”快速路进行全面检测,对异形块、钢箱梁、大跨径、预应力梁等特殊工艺、特殊结构进行加密检测。目前,检测工作已完成近80%,从目前的检测情况看,全部满足设计要求,计划11月30日前全部完成检测。
版权所有: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春城路60号摩尔大厦
联系电话:0871-63198385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备案号:滇B2-20090009-5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