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政策文件

昆明市商务局关于印发《昆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6-09作者:昆明市商务局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市级各有关部门:

《昆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昆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2023年6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昆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产业强省三年行动、当好排头兵三年行动及贸易富市部署,聚焦补短板、降成本、强主体、提效率、增活力、优环境,现就加快推进昆明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效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为契机,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枢纽+集聚区+中心+通道”的现代流通运行体系,聚焦跨境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航空物流、电商物流、城乡物流、绿色物流、应急物流等领域发展。全面提升物流枢纽承载力,加大对物流企业的培育及招引力度,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业深度融合,推进物流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助力将昆明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关键性节点、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的国际陆港城市、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

(二)行动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万亿级产业的目标,围绕物流产业现代化发展,力争通过3年的时间完成现代物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信息通畅、管理规范、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力争到2025年全市物流业总收入突破5000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 50%;争取面向现代物流细分(航空物流、铁路物流、快运城配、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医药物流、大宗商品物流、供应链服务)领域行业30强企业招引落地3至5个重大投资项目;力争到2025年新增现代物流(供应链)百亿级企业1-2家、十亿级企业5-10家,形成百亿级骨干企业、十亿级高成长企业齐头并进的现代物流产业链发展态势;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及昆明——磨憨陆港型(路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获批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公铁空水”骨干综合物流枢纽基本建成,物流通道网络遍布全国,国际通达能力明显提升,开行国际铁路货运班列累计突破1000列,市域内主要铁路货运场站年集结货物不低于700万吨。物流企业实力进一步壮大,骨干企业(国家5A级)数量在省会城市中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

二、工作重点

(一)完成现代物流产业链图谱编制工作。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等趋势,立足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发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优势,围绕现代物流产业供给端、服务端和需求端加强产业发展要素分析,聚焦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集众智、汇众力科学谋划现代物流产业图谱,摸清昆明现代物流产业链建设本底,找准产业发展前沿趋势和国际国内链主企业战略布局,明确产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与发展方向,积极谋划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二)全面提升物流基础承载力。健全公路货运网络体系,完善一级货运通道,加快推进三清等高速公路建设,启动晋易、乌禄高速等项目研究;完善二级货运通道,加快长龙、福宜高速公路、G320-长港快速立交建设;规划建设物流聚集区三级货运专用通道,加强大型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和分拨中心等周边道路交通管理。加快布局国际航空货运大通道,加密面向东南亚地区货运航线,推进环印度洋国家和澳新地区全货机航线布局,拓展至欧洲货运航线,主动对接顺丰、京东、DHL、Fedex、UPS等实力强劲的航空物流集成商和货运航空公司,引导其在昆明开辟全货运航线和设立转运中心。抢抓中老铁路通车和昆明托管磨憨重大机遇,构建以昆明为战略支点的国际铁路及铁海联运大通道,加快形成以昆明为主核、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际陆海联运枢纽,加强与成都、重庆等地国际班列公司合作,融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全力推进磨憨公路口岸提升改造工程及磨憨铁路口岸制定监管场所建设。稳步推进昆明商贸服务型、空港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申报建设,加强跨境电商、冷链物流、大宗商品物流等产业细分领域链主型企业招引,做强产业物流功能,系统谋划铁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做强国际物流功能。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三)加大产业招商引育力度。结合各大企业对外投资意向,从优先洽谈、主动跟进、重点关注等角度完善招商策略,制定意向性企业和行业前沿企业评估标准和拟入驻企业前期筛选评估体系,精准开展产业招商工作;立足昆明5大现代物流产业聚集区区位优势和产业条件,瞄准“三类500 强”、全球物流100强、中国物流50强和产业物流龙头企业,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具备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物流企业落户昆明,引导其在昆明设立采购配送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单证管理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等区域总部基地和平台性功能性项目。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紧抓产业强省、强市政策机遇,重点培育综合性物流、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大宗商品交易物流、保税物流、医药物流、电商快递、国际货代、航空货运等3A级以上现代物流企业。支持企业在我市设立区域性物流总部基地,在项目用地、财政资金补助、银行融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支持本地龙头物流企业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壮大企业规模,形成物流企业集团。培育一批成长型物流企业成为新的规上企业,夯实产业基础。支持引导云南建投物流有限公司、云南能投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5A级龙头企业作为链主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重点配套企业,组建“昆明市现代物流产业链主企业联盟”,以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推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协同联动;以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头部企业为目标,引导其通过“主辅分离”将优质高效的企业内部供应链转型为服务全行业的独立供应链企业。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五)积极引导产业资本集聚。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学习借鉴成都、深圳等地“建圈强链”的先进做法,鼓励现代物流业重点功能区针对细分领域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瞄准现代物流产业链薄弱环节提供精准化股权投资支持,针对企业初创、孵化、加速、成熟等全生命周期,精准配置天使资金、创投资本、产业基金、战略投资等多样化、定制化融资服务;加大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各类技改专项资金等各类资金对上争取力度,加强对市场主体组织申报服务指导,优先保障产业细分领域链主型企业项目。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六)打造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借鉴成都等国内其他城市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经验,以昆明集装箱中心站为核心打造国际班列集结中心,促进中老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打造昆明国际货运班列品牌。同时,提升中越国际货运班列、中缅“海公铁”联运货运组织能力,推动昆明国际陆港与澜湄快线、中欧班列、环印度洋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多式联运项目深度融合,提升通道品牌国际影响力。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七)推动跨境物流加快发展。引导和支持物流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业务合作等方式,围绕以东盟为主销市场,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的港口、铁路、航空枢纽等,布局一批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公共海外仓。充分发挥中老货运班列、中欧班列作用,推进“班列+跨境电商、物流平台、产业园”等模式发展,依托中老、中欧班列线路开展跨境贸易,搭建贸易促进平台,实现国际物流与进出口贸易的融合发展。推动市级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大型跨国物流集团,建设一批骨干海运企业、航空物流企业和中老、中欧班列运营企业。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八)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生物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交易、支付、监管、信用评价等环节的应用推广。加快5G技术在物流仓储装备、物流追踪、无人配送设备、物联网等方面的大规模应用,重塑物流业产业发展方式和分工体系。完善新一代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仓储、中转、配送等环节智慧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视、可控的智慧物流设施体系。支持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等应用物联网技术,鼓励货运车辆、站场设施加装智能设备,加快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实现物流信息采集标准化、处理电子化、交互自动化。积极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格结构升级。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九)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按照《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依托东盟冷链物流中心和宝象万吨冷链港等,打造一批集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销地冷链集配中心。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改造冷冻冷藏仓储设施,推广应用移动冷库、恒温冷藏车、冷藏箱等新型冷链设备,鼓励采用统仓共配、集采集配等方式,提升农产品冷链流通效率。鼓励冷链运输企业加强冷链运输工具、全程监控追溯系统等冷链物流专业装备的应用,鼓励与上下游生鲜供应商、电子商务平台等合作,共建冷链配送网络。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十)发展电商物流。加快建设电商快递物流园,引导电商、快递企业进驻园区开展电子商务、快递分拨和配送等业务,形成区域性电商快递物流集散中心。推动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引进市内外与电商产业相关的服务商入驻,搭建电子商务产业综合性服务平台,解决企业信息共享、通关报检、物流及结算缴税等问题,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电商运营成本,做大做强电子商务产业。推进“快递下乡”工程,强化交邮合作、快邮合作,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综合服务站建设,完善城乡快递物流网络节点。鼓励企业进驻昆明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构建完善跨境电商网络。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十一)加快城乡高效配送体系建设。推进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以物流集聚区为重点的城乡配送网络建设,引导物流企业合理布局产地仓、前置仓、配送站、快递驿站、自提点和社区门店。优化完善农村物流节点体系,推进县级农村物流中心、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建设,提升农村物流服务网络节点覆盖率,推动农村物流站场资源共享、运力资源共用。实施“快递进村”工程,深化交邮合作、邮快合作、快快合作、快商合作,推动快递服务下沉到村。开展邮政兴农行动,推广“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模式,打造农产品进城直通车。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十二)推进工业物流协同化发展。一是推进产业园区物流设施配套。统筹做好工业园区配套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与建设,支持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仓储、配送等专业化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昆明(安宁)生产服务型省级重点发展物流枢纽。二是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鼓励政府、铁路企业与园区内企业共享、共建铁路专用线,推动具备条件的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工矿企业引入铁路专用线。三是推进大宗货物运输结构调整。围绕铝材、光伏、煤炭、食糖等全市重点大宗商品,依托具备条件的国家物流枢纽,统筹布局建设大宗工业品交易集散中心。推动大宗商品物流园区拓展完善交付交割、结算融资、通关保税等功能,建设集采购、分销、仓储、配送、金融于一体的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加快向供应链集成服务商转型。四是推广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创新发展。支持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加快发展供应链物流。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建设,探索仓配一体化、入厂物流、国际供应链、海外协同等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提升覆盖制造业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环节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加快物流企业面向大型制造业基地“点对点”直达货运列车开行范围,提高协议制运输比重,扩大大宗物资运量运能互保协议范围。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十三)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加快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加快车用LNG加气站、充电桩等布局,完善新能源车辆充电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持续加大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推广应用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鼓励企业采用节能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与物流装备,推广应用节能型绿色仓储设施和绿色包装。加快发展回收物流,提高逆向物流服务水平。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十四)着力发展航空物流。加强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航空物流网。提升航空物流服务能力,引导航空物流企业与快递、跨境电商、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航空物流服务能力。推广无人机等新型航空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引进无人机运营企业,力争突破技术瓶颈,构建无人机货运网络。引导培育航空物流货源网络,对接全市花卉、松茸等航空偏好型产业物流需求,灵活调整运力。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十五)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建立一批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强化专用仓储、隔离区、快速中转等应急物流功能。探索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航空运输能力社会化储备机制,依托具有物流投送能力的全货机、直升机、无人机等专业设备,实现应急物资快速运输、快速抵达。推广“无接触”应急物流装备水平,探索开展无人车(机)配送、城市地下配送等新模式。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十六)推进多式联运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重点发展公铁、公铁水联运,推动大宗散货“公转铁”、“公转水”。充分挖掘城市铁路场站和线路资源,创新“外集内配”等生产生活物资公铁联运模式。拓展开发大宗货物直达列车、点到点货运列车、同方向混编班列等多频次多样化货运班列产品。加强铁路运输企业与港口、物流园区、大型工矿企业、物流企业等合作,发展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支持煤炭、钢铁、电解铝、电力、焦化、汽车制造等大型工矿企业与大型物流园区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度假)区、自贸试验(经济合作)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昆明市推动现代物流产业链发展工作方案》明确的现代物流产业链强链工作要求,成立昆明市现代物流产业链分指挥部,按照“指挥部统筹协调、市级部门联动、属地落实推进”的工作机制,协调整合市县两级资源要素和招商力量,谋划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产业链行动方案、产业链发展规划、重点企业招引培育等工作。物流产业链分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市商务局,现代物流链长办在产业链链长领导下,负责产业链链长制日常工作推进,推动产业链链长制各项任务高效完成。

(二)精准配置土地要素资源。借鉴学习成都等地关于物流项目用地管理方法,从供地方式、建设要求、准入管理、退出机制等方面研究制定昆明市现代物流项目用地管理办法和物流项目建设控制指标,提升提高土地供给质量和利用效率;优先保障国家物流枢纽、产业链补短板、链主型企业总部等项目用地需求,灵活运用“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保障土地供应;完善“亩产论英雄”考评机制,加大全市批而未供和闲置仓储物流用地盘活力度,深入推广新型产业用地(M0)、科研设计用地(A36)制度,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三)加强行业人才供给保障。谋划编制发布《昆明市现代物流产业人才开发指引》,探索实施“昆明城市猎头行动计划”,围绕现代物流产业细分领域推行“企业提需求+政府给支持”联合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依托昆明市各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现代物流产业链各环节提供人才寻访、人才测评、咨询服务等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加强物流技术人才引育,提供生产管理、技术交流、技能培训服务,为创新创业人群打造双创空间,提供创业辅导、项目诊断、路演沙龙、财税申报等服务。

(四)制定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针对现代物流产业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公共服务属性强等特征,聚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供应链服务集成、公共型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等敏感要素需求进行精准分析,以企业诉求、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现代物流产业链供给、服务和需求各环节制定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措施,推动产业政策系统集成和实质创新,形成现代物流产业要素资源集聚优势和政策引导效应,促进现代物流产业实现集聚化、绿色化、智慧化发展。

(五)加大金融支持。创新完善金融保障手段,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完善金融支持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仓单质押、保税仓、存货质押、融资租赁等物流金融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对接供应链核心企业,支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切实减轻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和融资成本负担。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优化通关流程,不断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逐步拓展物流增值作业。重点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在征拆、用地、用能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前期评估、手续办理、工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保姆式服务”、全方位帮办代办工作,推进重大物流设施、产业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实现市场主体多、活、大、强的目标,助力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