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交通新闻

深化东西部协作 共建陆海大通道

发布时间:2023-10-09作者:昆明信息港    

汽笛声声、车轮滚滚……随着“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东西部协作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迈出了崭新的一步。下一步如何落实?以“深化东西部协作 共建陆海大通道”为主题的研讨会随后在昆明举行。

研讨会上,云南主动抛出“橄榄枝”,发出倡议,表达了与有关部委、各兄弟省(市、区)以及各企业集团携手共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美好愿望。

各方给予了积极回应:“深化与云南区域合作,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浙江企业积极参与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下一步,江西将积极响应今天研讨会的倡议,持续优化中老铁路货运班列运营,与云南携手共同推动班列高质量发展。”“上海临港集团将积极参与推动国际货运发展,充分发挥物流大通道作用,以货物运输便捷带动贸易体量提升,为东西部产业发展提供良好助力。”


水到渠成

当前,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指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要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国务院支持云南建设辐射中心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畅通互联互通的国际大通道。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云南积极研究并推动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推动中国—中南半岛、中老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向纵深发展,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是全面提速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提升与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国家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合作水平,是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协作,加快与东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对接合作,更好地服务长三角经济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云南铁路“八出省”的通道和高速公路“七出省”的通道已基本建成。随着中老铁路建成通车,黄金线路效应日益显现,截至今年9月底,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2667万吨,发送旅客2179.4万人次。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其时已至、其行可待。


风来帆速

为加快大通道建设,云南成立由省政府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分管副省长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实体化推进各项工作。同时,联合重点智库,进一步研究明确了大通道的概念、定位和路线,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汇报衔接和兄弟省市的交流学习,赴重庆等地调研,学习借鉴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的运营成功经验,加快中老铁路沿线的综合开发。加强与中国物流、中集集团、中远海运等物流企业的合作对接,推动中老铁路沿线现代物流业的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下一步,云南省将积极推动“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进一步放大中老铁路“黄金线路”的效应,务实推动大通道建设取得实效。积极争取加强与兄弟省市交流合作;加快推动境内外互联互通,畅通重点线路;深化与优质物流企业的战略合作,以市场化的方式组建大通道建设的综合性运营平台,打造好中老泰、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品牌;强化东西部协作,推进研究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东中西部产业园区联动发展,打造我国承接国内外产业转型的示范;与兄弟省市协同发力,形成建设合力,优化进出口,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拓展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的市场。


万象 老挝方向班列

2023年10月6日3时,首趟“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回程(万象南—昆明王家营西—上海),从距离昆明1050公里的老挝万象南站发车,这趟班列在开行26小时后抵达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

昆明 首发

2023年10月8日9时,“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首发仪式在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举行。

9时35分,该班列驶离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将在82小时后到达上海。

上海 上海方向班列

2023年10月6日9时,“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去程)发车仪式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芦潮港集装箱中心站举行。该趟班列将途经云南昆明发往老挝万象南站,全程3756公里,预计用时4天至5天。

2022年1月10日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首开“澜湄快线”谱系产品,从昆明至万象仅需26小时。

2022年3月14日

一批跨境电商商品从昆明搭乘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出发,目的地是泰国。这是云南跨境电商商品首次通过中老铁路出口,标志着云南“跨境电商+铁路运输”业务模式正式落地运行。

2022年6月30日

云南省首个内陆铁路车站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昆明铁路国际班列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意味着列车可以直接在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完成报关、清关或转关,极大地释放了口岸通道能力,提高口岸放行速度。

2022年8月30日

云南省首单中老铁路多式联运“一单制”成功试运,为中老铁路进出口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简化铁路公路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做了有益探索。

2022年9月30日

中老铁路磨憨铁路口岸提质改造工程完工,新建的到发线、调车线等10条股道正式开通,极大释放了磨憨铁路口岸通道能力,更好发挥中老铁路运输及进出口优势。

2023年2月7日

一列搭载19个冷链集装箱,装有286吨新鲜蔬菜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驶出,55小时后到达泰国曼谷。这趟列车的开行标志着中老泰全程铁路运输往返班列成功首发。

2023年4月10日

借助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建成的有利契机,首批通过特货背包式冷藏箱装运的泰国榴莲搭乘中老铁路“澜湄快线”从老挝万象南站抵达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标志着中老铁路冷链跨境常态化运输正式开启。

2023年7月7日

一列搭载泰国汽车零配件的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发出前往欧洲。这也是“澜湄蓉欧快线”(罗勇—万象—昆明—成都—布达佩斯)首次发车,标志着中老铁路班列与中欧班列正式联线贯通。


倡议 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 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10月8日,在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主题研讨会上,云南省发出《共同推进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合作共识和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有关部委、各兄弟省(市、区)及各企业集团携手共同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以下简称“大通道”)。

携手共建大通道

大通道通过海公铁多式联运,以云南为支点,通道为牵引,串联腹地,联动沿海沿边,建设里程更短、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服务更优、安全便捷的国际陆海大通道。

《倡议》提出,共同推动大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联通东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体系,共同加强沿线物流枢纽建设,着力构筑东西互济、联通内外的高质量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动通道运输能力提质增效;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支持头部物流企业在关键物流节点建立集散分拨中心,整合节点资源,创新物流组织模式,全力提升货物集结运输服务能力;改善口岸通行条件,建设智慧口岸,优化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成本,构建货运班列组织运营平台,按照市场化原则,推动“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澜湄蓉渝”国际货运班列等常态化,推进通道物流规模化组织、区域化集散、专业化服务和网络化运行,合力共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

同心共促大开放

共同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依托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双多边机制,用好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平台,继续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缅经济走廊和中老经济走廊建设,坚持优势互补,发挥自贸试验区、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作用,推动平台联动、政策协同、制度互鉴、信息共享,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以大通道促进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通力协作大产业

共同推进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梯度,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机制,发挥省际间比较优势,加强政策联动,深化改革创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对接,推动东中西部产业园区联动发展,促推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企业集聚成势,增强对周边国家产业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辐射力,打造我国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靓丽名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

合力畅通大贸易

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共同推动与周边国家贸易合作,促进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双向流动和集聚,推进数字化互联互通,稳步扩大与周边国家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共同打造高水平国际贸易企业集聚区,加强贸易金融创新服务,增强贸易集聚发展能力,建设面向国内外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打造消费中心城市和沿边特色商圈,推动贸易方式转型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数字贸易,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

齐心共筑大市场

共同推动与南亚东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市场对接,秉持统筹自主、开放包容、协调联动、共建共享理念,协调解决卡点堵点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优化进出口市场布局,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提高国内产品竞争力,推动国内产品方便快捷输入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市场。共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加强“走出去”的统筹协调,共同防范各类风险,共享广阔市场红利,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

合作共谋大发展

从今年起,云南力争每年举办一次“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合作论坛”,诚邀国家部委支持和帮助,兄弟省(市、区)、物流企业及知名外贸企业共谋共商共议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和经营主体培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等合作事宜,解放思想、守正创新,积极探索开创出一条凝聚共识、合作共赢、充满活力的高质量发展大通道。


声音 共同打造面向东盟和南亚的开放平台

中国物流集团总经理廖家生:

“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的开通,是及时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行动,是深化东西部协作、共建国际陆海大通道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深化东西双向互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沪滇两地资源优势互补,提升中老铁路黄金线路效应,扩大中老与东南亚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中国物流集团将加快落实与云南省的战略合作协议,尽快组建平台公司,与各方共同助力“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推进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果贡献力量。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副总经理林戟:

近年来,围绕大通道建设,作为全球技术领先的国有航运企业,中远海运在强化数字技术与绿色赋能,服务大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其中,数字化供应链平台集成、航运、港口、公路、铁路等全流程调度,区块链的电子订单获得国际相关组织的认可。

中远海运将协同各方,积极推广数字化供应链全链产品及区块链产品,共同研究探讨绿色低碳产业链及具体项目合作,深度融入并服务好大通道沿线产业需求,努力在助力提升云南及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贵州省商务厅厅长马雷:

贵州有国际货运物流独特的辐射优势,愿意携手云南承上启下、扬长避短,通过中欧班列、中老铁路、前沿大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及航空货运,共同打造面向东盟和南亚的开放平台。具体行动包括强化与云南商务口岸部门的合作;强化外向型产业的培育,以优质商品进出口为切入点,依托中老铁路优势,抢抓RCEP实施的重大机遇,服务周边地区产业升级,全力推进更深层次的开放;研究制定互为补充的支持政策,在货源组织、货物仓储等方面给予优惠,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协同促进区域口岸物流降本增效。

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乔方: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云南省举办本次研讨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老铁路是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东盟是四川外贸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目前,四川和东盟的贸易额占全省贸易额的20%。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四川和东盟的贸易过程中,通过中老货运班列运输的货值较小,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响应本次研讨会的合作共识和倡议,立足中老、面向东盟,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商务部驻昆明特派员肖凤怀:

云南正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最具开放优势与发展潜力的地区。云南提出构建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的设想,是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建议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强化共商共建共享,正确认识定位,重点加强协调对接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促进沿线省(市、区)区域战略对接和优势互补;对外深化与周边国家在铁路运营口岸宏观物流贸易标准规则等方面的沟通,提高大通道货物通过效率;用好国家政策和资金,在周边国家实施对云南开放和发展有利的服务项目。

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主任周伟:

本次开行“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推进大通道建设,要做好这些工作:一是创新,在国际专列开行的多边、双边跨国运输协议以及便利通关等方面有所突破;二是从法规、机制等方面打造对外开放的标杆和品牌;三是充分发挥空间协同多地参与优势,落实到工作机制上,在货源组织、政策机制、金融模式等方面形成合力。

(昆明日报 记者吴洁 王绍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