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8作者:昆明信息港
交警现场疏导交通。记者刘凯达摄
市民游客乘坐观鸥专线。记者赵书勇摄
每逢观鸥季,海埂大坝游人如织,日均车流量在双休日、节假日超过8万辆,部分道路在高峰时段相对拥堵。近段时间,昆明市为缓解观鸥季期间海埂大坝片区的交通拥堵情况,交警、公交等多部门积极合作研究对策,采取多项措施,为市民、游客提供最佳观鸥体验,在保护好海鸥的同时,擦亮昆明“人鸥同乐”这张名片。
1月6日和7日,记者走访海埂大坝及周边区域,看到现场交通秩序井然,观鸥专线正常运营,许多乘客排队乘车。
绿色出行
地铁公交换乘更方便
1月6日,海埂大坝人头攒动,前来观鸥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民王永趁着周末带家人来观鸥。当天13时,他们从潘家湾车场坐上观鸥公交专线,40分钟左右便抵达海埂大坝。“公交费用是5元,速度也快,而且直达海埂大坝,非常适合一家人出行时选择。”王永说,从潘家湾车场上车时,车上人不多,也不拥挤。
为保障市民、游客观鸥需求,减少交通管控措施带来的影响,昆明公交集团于去年12月23日起,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开行海埂大坝片区的自驾观鸥公交免费摆渡专线和公交地铁免费观鸥专线;12月30日起开行潘家湾车场、眠山车场、北市区公交车场、北京路口(白云路、同德昆明广场片区)、拓东体育馆(东风东路)、官渡广场(国贸路)、螺蛳湾公交枢纽站7条观鸥专线。
观鸥专线大多采用10米长的公交车,两条免费的观鸥专线也有小中巴车,10分钟开行1趟。“基本上每趟都能坐满,尤其是地铁5号线大坝站A口,客流量非常大,最多的时候这条线一天客运量在五六千人。”昆明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4路、44路、73路、94路、106路、171路、183路、264路、K25路、K31路、K50路等常规公交专线,也能直达海埂大坝片区。
考虑到市民自驾出游和外地游客的实际情况,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局积极协调滇池国际会展中心提供1000个免费停车泊位,免费时段为观鸥季周末、节假日8时至20时。到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停车的公众,还可免费乘坐公交接驳车前往海洪湿地、海埂公园、海埂大坝等地观鸥喂鸥。景区外围的云南民族村南部地块、大自然风情园南部地块、六甲文体中心、豪生酒店等也对外开放30个停车场。市民、游客可将车辆停放至以上停车场,再搭乘公交、地铁等前往景区。
乘坐地铁5号线的市民和游客,可在迎海路站、渔户村站直接换乘公交进入观鸥景区。当天,到昆明旅游的山东游客张玲体验了地铁与公交的接驳服务。她说:“昆明的旅游环境越来越好,交通也越来越便利,从市中心坐地铁可以到很多景区景点,还有免费摆渡车,服务十分贴心。”
警力保障
疏导交通提升通行效率
去年底,昆明鸟类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来昆明过冬的海鸥有40700只,比去年的39000只略有增加。其中,翠湖有2000多只,大观楼有3000多只,海埂大坝分布最多,约11000只。因此,到海埂大坝观鸥的人也最多。
为保障海埂大坝观鸥顺畅,昆明交警部门优化交通组织“限流”,周末每天投入警力450人,划定54个执勤岗位,采取多种疏导方式,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在迎海路、观景路、红塔西路、滇池路围合区域的核心区,我们根据车流量适时对迎海路、红塔西路、观景路进行交通管控。在观景路与迎海路交叉口至观景路与红塔西路交叉口路段,双向禁止除沿线住户、企业、单位车辆及公交车外的机动车行驶。”现场执勤交警表示,会尽最大努力确保周围群众和商户正常出行,减少交通管制带来的影响。
记者1月7日在迎海路与观景路交叉口看到,多名交警在现场指挥交通,迎海路驶来的社会车辆全部右转进入观景路,在交警的指挥下有序通行。同样,在观景路与红塔西路交叉口也设置了交通管制,往红塔西路驶来的社会车辆统一左转进入观景路。
观鸥季期间,昆明交警根据观鸥人车流量聚集情况,将海埂大坝片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分流区,在观鸥高峰时段采取分流管控措施,管控时间为观鸥季双休日及节假日每天8时至18时。为尽可能地给市民、游客提供即时、便捷的交通出行指引服务,昆明交警以“绿色出行 文明观鸥”为主题,拓展线上线下信息传播渠道,通过全市167块路面VMS交通诱导屏及路口、路段交通岗亭电视屏,滚动播放观鸥季交通出行指引信息,为市民、游客观鸥游览指路导航。在海埂大坝周边游客密集区域路段,摆放观鸥绿色出行指引提示标识、文明交通行为倡导等宣传展板,让市民、游客在观鸥出行、游览期间能够及时获取交通信息,搭乘便捷的交通工具,提升观鸥体验感。
选择多样
许多地方都适合观鸥
除了海埂公园、海埂大坝、翠湖公园、大观楼、环西桥等地,海洪湿地、王官湿地、西亮塘湿地、江尾村、捞渔河湿地公园、古滇精品湿地、斗南湿地、海东湿地等也是观鸥的好去处,市民、游客可合理选择观鸥地点,实现舒心观鸥喂鸥。
距离海埂大坝不远的干沟尾湿地,就是一个观鸥赏景的好去处。这里不仅有美到上央视的“天空之镜”,还有旖旎的滇池风光,每年都吸引不少红嘴鸥在此栖息觅食,红嘴鸥灵动的身影,让人心情愉悦。
在滇池西岸的杨林港居民小组,不仅有昆明最美的环湖公路,还有沿岸徒步路线。在这里,市民、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滇池,观赏翱翔蓝天的红嘴鸥,来一场惬意的乡村游。同样是在滇池西岸,海口村也是红嘴鸥赴昆越冬的重要栖息地,每年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聚集于此。现在海口村修建了很长的滇池栈道,供游人亲水、近水,对面就是“网红”彩虹桥。市民、游客走在栈道上,吹着和煦的风,尽情享受美好时光。
在滇池南岸的“最美环湖路”上,也有数个观鸥点,其中最有名的是虎山观景平台。在这里,可以一览无余地把滇池尽收眼底,还能与红嘴鸥近距离接触,美美地拍上一张集景、人、鸥于一体的自然大片。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市民和游客的休闲需求,晋宁区在观景平台不远处设置了停车区,市民可以自驾前往。在虎山观景平台不远处的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有众多水生植物和上百种野生鸟类,1200多公顷的湿地也是滇池水质的重要保护屏障。走进距离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不远处的渠东海埂村,可以看到享誉春城的“鲸鱼岛”。
在滇池东岸,上蒜镇小渔村已成为闻名全国的美丽乡村。村里的房屋绕水而建,竹编的鱼笼、鱼篓,还有村中的小亭子、小船、螺蛳壳艺术墙、石磨等实景自成一体。靠近滇池一侧,不时有白鹭和海鸥飞过,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因日落打卡而出名的海晏村,吸引不少游客前往,带动村民增收。傍晚的余晖洒在滇池水面上,晕染出柔和的橙粉色。进入冬季,来看日落的市民、游客面朝滇池,吹着湖风,尽享难得的冬日惬意时光,感受山水霞光交融的浪漫。在滇池沿岸村庄、景点,总能看到人鸥相伴的场景。游人抛起的鸥粮,让这群“小精灵”在浪花中盘旋起舞,鸥声、风声、海浪声、欢笑声,声声悦耳,人人舒心。
据昆明鸟类协会专家介绍,每天8时至10时、16时至18时两个时段是红嘴鸥的取食时间,市民和游客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投喂,会更利于红嘴鸥的生长发育。同时,喂鸥应以抛喂为主,即一粒一粒地抛向空中,避免过多饲料落入水中造成污染。相关研究表明,每只红嘴鸥每天的食量大约为80克,由于红嘴鸥是野生鸟类,会自己觅食,人工投喂大约占总食量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过度投喂不仅会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不利于红嘴鸥的生长和繁殖。
(昆明日报 记者赵书勇)
版权所有: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春城路60号摩尔大厦
联系电话:0871-63198385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备案号:滇B2-20090009-5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