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09作者:昆明日报
昆明地铁网逐渐完善。记者李海曦摄
南绕城高速公路。张昊哲摄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记者李海曦摄
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国铁昆明局供图
美编赵云萍/制图
9月24日,中老泰多式联运“一单制”货运列车在昆明开行,标志着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效应进一步显现,昆明加速从“边陲末梢”变身“开放前沿”。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昆明几代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昆明交通运输事业从小到大持续发展,经历沧桑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奋楫争先,高速高效推进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建设,已基本建成面向全国、辐射区域、通达全球的区域性国际交通枢纽,实现枢纽功能的立体辐射、综合衔接、通江达海,为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路网密布
全市公路总里程突破20000公里
从“封闭堵塞”到“四通八达”,75年来,昆明公路网越织越密。
昆明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基于区位优势,75年来,昆明公路通车里程大幅增加,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昆明交通人克服万难,前赴后继投身交通建设中,1950年滇缅公路全线恢复通车;1951年9月至1954年12月昆洛公路修通。
改革开放后,昆明交通发展逐步提速,以公路为核心的交通基础设施井喷式增长,告别“山间铃响马帮来”“火车没有汽车快”的时代。截至1985年,昆明新建、改建公路767公里,乡公路1743公里,总投资7200万元,路网逐渐完善。
1989年,昆明碧鸡关至安宁一级公路改造建成通车,结束云南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历史,同时,也揭开昆明修建高等级公路的序幕。1995年至2005年,是昆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的10年,陆续建成石林至昆明、昆明至玉溪、昆明至曲靖、昆明至安宁、安宁至楚雄等高速公路,实现昆明市至毗邻州市的高速通达,建成南过境干道、东二环路、东三环等高等级干线公路,标志着昆明的公路建设朝着立体化、全封闭、全立交、高等级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多举措织密公路网,先后建成通车呈澄、小龙、武易、黄马、晋红、新嵩昆、功东、东格、格巧、东南绕、石泸(昆明段)、武倘寻等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内环(东绕城高速)及外环(东南绕城高速)“闭合成圈”,“环线+射线”骨干路网基本建成。同时,昆明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2023年底,昆明市农村公路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建制村通客车、通邮率达100%。
“十四五”以来,以昆明为中心的“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滇缅、昆曼、昆河(内)大通道全面贯通。截至目前,昆明市公路总里程突破23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276公里,基本构建以高速公路为公路网主骨架、以普通国省干线为基础、以县乡道为支撑的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的公路网结构。
航线纵横
通航城市达191个
从“岭外音书绝”到天涯咫尺,75年来,航空改变着昆明人的时空观念,改变着你、我、他的生活,留下一道道辉煌的航迹。
作为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位于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地理中心,2小时航程可以到达东南亚多数城市,5小时航程基本覆盖东南亚、南亚、东亚,发展航空运输的条件十分优越。
1922年,巫家坝机场建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机场。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空军将巫家坝机场移交民航局。1956年昆明—曼德勒—仰光国际航线开通。
截至1991年底,从昆明机场出发的航线达26条,航线里程20000多公里,连接国内外26个城市和地区。其中,从昆明飞往省外的航线有:昆明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海口、汕头、重庆、沈阳、哈尔滨、武汉、西安等19条。从昆明飞往省内的航线有:昆明至景洪、芒市、思茅3条。从昆明飞往国外及地区的航线有:昆明至曼谷、仰光、万象3条国际航线和昆明至香港的地区航线。至此,一个以昆明机场为中心的航空运输网络初步形成。
1994年5月20日,总投资为6154万元的昆明机场飞机维修库开工,经过两年多的施工,于1996年7月28日投入使用。1997年4月,昆明机场扩建工程动工,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新候机楼于1999年2月28日竣工,4月20日交付使用。
2012年6月28日,昆明机场从巫家坝转场长水,昆明新机场华丽启航,开始谱写云南“民航强省梦”的辉煌乐章。2013年,昆明新机场累计完成年旅客吞吐量2969万人次,在全国排名第七;在世界排名第55位。
“十三五”期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公务机候机楼、公务机专机坪及附属工程等机场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完工;昆明市积极培育航空客货运市场,昆明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显著提升。
“十四五”以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S1卫星厅正式建成投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加速推进。同时,昆明积极拓展航空航线网络,增开和加密至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航线航班,拓展昆明至西亚和东北亚地区的航线,加强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联通,高效通达的航空网加速形成。
截至2024年初,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最高达4808万人次,航线总数396条、通航城市191个,南亚东南亚通航点达45个,逐步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连接亚欧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
高铁飞驰
昆明国际班列集结中心加速形成
从米轨到准轨,再到高速铁路;从绿皮车到空调车,再到高铁动车,75年来,昆明铁路沧桑巨变。
1949年末,云南省境内米轨铁路仅有“滇越”昆明至碧色寨共287公里;“叙昆”昆明至沾益共173公里;“滇缅”昆明至石咀共12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铁路交通建设,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铁路建设不断发展,准轨贵昆、成昆、南昆铁路相继建成通车,昆明铁路局成为全国唯一准、米轨并存的铁路局。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铁路步入发展快车道,南昆铁路、广大铁路、内昆铁路、大丽铁路、玉蒙铁路等相继建成,大丽提速改造、昆广达速扩能、昆枢扩能、昆玉扩能、广大扩能、永广扩能相继完成,路网不断优化和完善。
“十三五”以来,昆明南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其中,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南昆客专开通运营,接入全国高铁网,云南“飞”入高铁时代。
钢铁新丝路汇聚昆明,黄金大通道联通世界。2021年12月3日,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为云南铁路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截至2024年9月24日,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5.84万列,发送旅客超3977.6万人次,吸引来自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29.8万名旅客搭乘国际旅客列车跨境旅行;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累计运输货物量突破1400万吨,中老铁路跨境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国内31个省区市,昆明国际班列集结中心正加速形成。
目前,昆明市境内有5条高(快)速铁路,4条普速铁路和1条米轨系统,全市铁路总里程达850公里,昆明南站(高铁站)建成运营,沪昆(云南段)、云桂(云南段)、昆明枢纽改造、昆玉、昆明枢纽东南环5条高铁开通,昆明全面迎来高铁时代。铁路密布,高铁飞驰,通达世界,助力昆明谱写高速发展的壮丽篇章。
便捷畅行
公交地铁零距离换乘
外部联通的同时,昆明也发力织密公共交通线路网,内部循环更畅通,让群众“走得了”,更要让群众“走得好”。
75年来,昆明水运、地铁、公交网逐渐完善,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特色公交为延伸、慢行交通为毛细”多元复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实现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地铁到站、公交到家,地铁、公交、共享自行车无缝接驳,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在水运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航道225公里,渡口5道,码头停靠点14个,在建港口、码头2个。昆明市将形成以滇池为代表的库湖区旅游客运,以金沙江为代表的货运、渡运航运体系。
在轨道交通方面,昆明市已开通运行轨道1、2号线首期工程,1号线支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一期和二期6条地铁线路,总运营里程165.85公里,车站103座,最高日运量达126万人次,骨干轨道交通网络已形成,成为连接主城区与机场、主城区与高铁站、主城区与东、南、西、北四大客运站换乘的轨道交通大动脉。
在公交方面,昆明市持续推进公共交通体制机制改革和公交服务产品供给侧改革,持之以恒提升公共交通竞争力、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截至目前,昆明市中心城区运营常规公交线路300余条,定制公交700余条,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公共交通服务不断丰富,除了开行连接机场、高铁站、地铁枢纽站等公交接驳线路,昆明市还大力推广服务校区、厂区、社区、园区、景区、商业区的定制公交、准点巴士、社区巴士、合乘公交、观光巴士、校园公交专线;开行校园公交专线510余条,服务主城区270余所学校。
出租汽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目前,昆明市主城五区共有巡游出租汽车9637辆,合规营运的新能源网约车29159辆,每年为不计其数的乘客提供出行服务。
此外,昆明市还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持续完善昆明市综合交通运输运行协调指挥系统(TOCC),整合接入全市城市公交、地铁、出租汽车(网约车)、单车(共享和公共自行车)、停车场、客运、民航、机场大巴、水运等11项大类数据,形成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经过数据积累,TOCC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优化、路网拥堵成因等大数据分析场景应用,并定期形成综合交通运行分析报告,方便群众智慧出行。
回首过去,从山路弯弯到高速坦途、从蒸汽米轨到高铁动车、从步班邮路到快递物流……交通为昆明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构筑昆明对外开放新格局。站在新起点上,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昂扬奋进,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逐步提高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形成网络布局合理、骨干通道完善、运输服务高效、绿色智能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昆明实践迈出坚实步伐当好开路先锋。
(昆明日报 记者王绍芬)
版权所有: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春城路60号摩尔大厦
联系电话:0871-63198385
技术支持:昆明信息港
备案号:滇B2-20090009-5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