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年度交通综述及近期发展重点

一、年度发展综述

1.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切实提升城市的枢纽功能,提高内外转换效率

交通是当好“一带一路”战略支点的先行者的基础和重要条件,近年来,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长水机场实行双跑道独立试运行;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和云桂铁路云南段、昆明铁路枢纽扩能改造、东南环线、昆玉铁路扩能改造及滇中城市圈昆明至楚雄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城市轨道方面2、6号线二期和3号线一期、二期工程稳步推进,4、5号线启动实施。对外联通时空距离缩短,城市内外转换畅通,整个城市的枢纽功能显著提升,更好的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2.路网建设有序推进,密度指标小幅提高

2015年,中心城区道路不断完善,以飞虎大道以主的外围主干道陆续建成通车,增强了片区的交通可达性和交通承载能力,同时外围的次、支路的新建逐片、逐条推进完善,使中心城年度路网新增48公里,路网密度由4.59km/k㎡提高至4.69 km/k㎡,但仍低于国家规范值。 近年来,道路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主城二环外和新区,呈贡区、高新区、经开区的路网密度年度增幅大于10%以上,主城的盘龙、五华、西山、官渡四区的路网指标相对稳定,在4.72-6.87 km/k㎡ 之间。

从道路等级上看,道路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快速路和主干道,次、支路历史欠账多,同时增长缓慢,导致次、支路的密度指标低于规范要求。

3.常规公共交通客运量扭转下降趋势,与轨道交通同步增长,公共交通一体化初步体现

结合轨道交通的运营,常规公共交通不断调整线网结构,开通多条接驳线、支线,提高覆盖范围,本年度常规公交客运量首次实现正增长,成功扭转五年来的下降趋势。

轨道交通客运量在建成通车后稳步提高,年日均客运量增长22.0%,高峰断面由0.72万提高至1.02万,轨道交通的客流规模效益初显,同时对交通格局、城市格局也将产生良性影响。

经过近几年的优化调整,常规公共交通逐渐渡过敏感期,完成与轨道交通的初步融合,公共交通全面发展,一体交通体系逐渐体现。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推进,后续将陆续建成3号线、1、2号线二期等线路,公共交通一体化的融合还需持续进行,常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的合理衔接、协调发展是大公交持续发展的重点。

4.交通需求总量持续增长,小汽车出行比重提高,道路交通运行状态维持在较低车速水平

昆明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需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2015年居民出行总量达到770.8万人次/日,近年来年均增长3.1%。

在机动化、城市规模等多因素的推动下,机动化出行比重和出行总量同步增加,导致机动化出行量以年均6.0%的速度增长。在机动化方式中,个体机动方式出行量的增长占主导,高达10.9%,逐年快速增长的个体机动车方式出行量也是道路交通压力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在机动化交通需求平稳增长的情况下,主城道路运行效率基本与上一年持平,车速维持在20-21km/h之间,对比其他城市的车速,昆明位于较低水平,道路交通维持基本运行状态,交通拥堵依然严重。

5.空气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下降,但交通干线噪声略有上扬,总体状态良好

2015年,空气环境质量四项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全面下降,均达到空气质量年均值二级标准;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7天,空气质量日均值达标率97.81%,达标率高于上一年。各种指标显示昆明城市具有良好的宜居环境和生活品质。声环境方面,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下降,但交通干线噪声略有上扬,位于全国城市(镇)的中等偏下水平。

空气质量与GDP增长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工业产值比重等有关;交通环境噪声则跟汽车保有量、城市规模和市民活动频率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在GDP和机动车持续增长的趋势下,保持良好的环境状态需要从城市布局、规划、交通结构、工业达标排放、控制扬尘、绿化造林、完善政策法规并加大执法等各方面综合治理。

二、近期发展重点

“十三五”是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一带一路”战略落实的重要时期。昆明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一带一路上的关键节点,新时期对城市和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总体需求依然在高位持续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并转型,发展动力和挑战并存。在发展方向明确同时社会环境多变的近期,唯一不变的打通对外交流通道,提高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1.扩大交通建设投资,加快对外设施通道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段时期内的交通工作重点,首先扩大交通投资,其次以重点工程带动整个区域的交通建设。

1)公路方面,配合全省完成“七出省”通道、“五出境”通道的建设,争取早日打通4条出境通道。以昆明为枢纽中心,形成向外发散的快速网络,积极推进昆嵩高速、呈黄快速公路、绕城高速外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高昆明对外公路疏解能力,缓解高峰日高速公路拥堵状态。

2)铁路方面,按照省“八出省五出境”铁路骨干网,加快沪昆、云桂高铁建设和渝昆高铁、南昆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云桂铁路昆明南站建设,做好周边道路、地铁及其他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昆明步入“高铁时代”。

3)城市内部交通方面,以轨道交通和路网建设为推手,加快构建主城与新区、新区内部、各组团沟通的快速通道。

2、加快滇中新区和主城一体化的建设,实现共同发展

2015年滇中新区建设获得国务院批准,滇中一体化经历了滇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经济圈、滇中产业聚集区等发展时期,在新的平台,随着各项工作的积极推进,新区建设日见成效。十三五期间,滇中新区进入全面推进并不断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和主城的一体化建设也需同步推进。

一是做好规划编制工作,理清新区发展思路和与主城的关系,推进规划与昆明主城规划无缝对接,多规合一;而是促进主城与滇中的交通一体化,交通先导,交通融合;三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推进新区与主城的重要通道的建设,有效支撑新区开发。

3、以公交专用道的建设为抓手,改善公交运行环境,提高地面公交车速,全面提升大公交系统

常规公交的提升重点在于专用道的持续建设、线路层级的优化、骨干公交的提升、常规公交与轨道的衔接,并制定合理的票制票价体系,交通补贴政策。目标在于全面提速常规公交,扭转公交客运量和出行比重下滑的趋势,使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同步增长。

4、开展分区域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研究

(1)研究控制进出二环路内的个体小汽车的措施,如在二环内按尾号限行、高峰时段二环高架车辆限行、从环保车的角度对重要路段重要区域进行限行管理等措施,削减个体机动化交通出行总量,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

(2)开展分区域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研究,以静制动,尤其是轨道站点周边的地段和区域严格进行停车控制,减少进入中心区的小汽车交通量。

5、以道路建设为主,交通整治为辅,不断挖潜道路通行能力

按《昆明城市四年交通设施建设计划》以及年度交通设施建设白皮书持续有序推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构建和加强城市环路建设;加快新城、新区及组团相互之间联系干道建设;围绕近期重点发展片区,优先进行片区路网建设;有序实施涉及轨道建设的道路路面恢复工程。

道路建设的同时,持续进行道路综合整治,包括节点、断头路、微循环等;结合轨道交通建设,提前对沿线路网进行梳理,打通一些疏解道路,整治交通环境,提高通行能力,协调拟建轨道与沿线地块的更新与改造关系,为城市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

6、推进交通信息化和科技化的建设

1)构建大交通信息共享平台,融合多部门、多资源、多渠道的交通信息。

2)尽快启动昆明交通运行智能化分析平台的建设,构建道路网交通运行指标体系,为政府科学决策交通工作和公众提供实时交通信息服务。

7、深化交通体制改革,建立大交通管理体制机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构成越来越复杂,系统越来越多,目前分行管理的体制导致各交通系统难以高效融合,大交通的效益发挥需要建立协调、统一的交通体制机制,高位统筹,从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各环节全面掌控和协调,保障交通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大交通通委下,各机构有明确的分工,加上强有力的法制和社会舆论监督,职责分明;相互制衡;政策制定、行政管理、交通执法和交通司法分离;相互依存又相互配合。实现交通管理的一体化、效能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