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居民出行特征

1.出行强度

2015年昆明主城建成区居民人均出行率为2.35次/日,居民出行总量为770.8万人次/日。近年来,人均出行强度保持平稳。

表3.4 近年居民出行强度和总量发展
年限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4年 2015年
出行强度(次/日/人) 2.32 2.33 2.35 2.36 2.35
出行总量(万人次/日) 689.0 703.4 719.1 759.5 770.8

注解

  • 注:2013年未进行小样本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缺失。
  • 数据来源: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居民出行调查

2.出行方式

从方式结构来看,昆明居民出行通常由公交、小汽车、自行车(含电动车)和步行四大方式完成。

随着轨道交通的运营,包括轨道交通和普通公交的公共交通分担率下降的趋势得到抑制,2015年分担率到达历史最高峰,为25.2%;小汽车出行比重逐年稳步提高,从21.7%提升到22.1%,增加0.4个百分点;机动化水平逐步提升,自行车是除步行以外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达到23.4%,降低到22.1%,其中电动车、助动车比重已远超传统的普通自行车;步行方式从28.2%下降至27.5%,下降0.7个百分点;其他方式如摩托车比重略有降低。

表3.5 近年来居民出行方式构成变化 单位:%
出行方式 公交 大客车 小汽车 出租车 摩托车 自行车 步行 其它
2008年 23.7 1.0 13.2 2.1 1.4 30.2 28.4 0.1
2010年 23.4 1.0 17.5 2.1 1.2 25.7 28.6 0.4
2011年 22.4 1.0 19.7 2.1 1.1 24.9 28.5 0.4
2012年 21.8 0.8 21.5 2.1 1.0 24.4 28.1 0.3
2014年 23.5 0.5 21.7 2 0.4 23.4 28.2 0.3
2015年 25.2 0.5 22.1 2.1 0.3 22.1 27.5 0.2

注解

  • 注:2014年、2015年公交方式包含轨道
  • 数据来源: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居民出行调查

3.出行目的

出行目的反映城市居民的一般生活形式,在一定时期内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2015年,上班上学的通勤出行占31.0%,较2014年持平;文化娱乐和购物等非通勤出行17.0%,相对稳定;回家是其它出行回程而衍生的出行目的,占全部出行量的46.0%,历年变化不大,基本稳定。

表3.6 近年居民出行目的构成 单位:%
出行目的 上班 上学 购物 文化娱乐 业务 生活 回家 返回工作地
2011年 21.2 10.5 6.8 3.7 3.6 6.0 46.6 1.6
2012年 21.0 9.8 6.2 3.9 4.4 5.2 46.6 2.9
2014年 21.5 9.5 6.6 3.5 4.0 7.1 46.0 1.8
2015年 21.4 9.6 6.4 3.7 4.2 6.9 46.0 1.8

4.出行时辰分布

居民出行时辰分布呈现明显的潮汐特征,早高峰发生在7:00~9:00,高峰小时系数13.9%,晚高峰发生在17:00~18:00,占全天总出行量的10.6%。

从居民出行时辰分布来看,出行时辰分布整体态势与2014年相同,早高峰时段略向8-9点集中,高峰更加明显;晚高峰出行比重略有提高,平峰时段的出行比重有所降低。

5.出行时耗

居民全方式平均出行时耗约为31.8分钟/次/日,较2012年增加0.5分钟。30分钟以内的出行以步行、摩托车和自行车电动车为主。除单位大客车外,机动化方式出行时耗都出现了延长,公交方式出行时耗最大,为46.3分钟;其次为小汽车和出租车,基本相当,分别为36.5分钟35.1分钟。步行时耗降低0.9分钟。

表3.7 近年不同方式居民出行时耗 单位:分钟
出行方式 公交 单位大客车 小汽车 出租车 摩托车 自行车 电动车/助力车 步行
2012年 45.5 49.0 35.7 36.7 25.2 24.8 27.1 18.1
2014年 46.2 43.0 36.0 35.0 23.0 23.5 25.7 20.2
2015年 46.3 42 36.5 35.1 23.1 23.3 25.9 19.3

注解

  • 注:以上交通方式的出行时耗并非使用此种交通方式的实际时间,而是把此种方式作为主方式完成一次出行的全部时间。
  • 数据来源: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居民出行调查